
特朗普上臺威脅航運脫碳進程?專家:影響不大
2024-12-30 06:28:48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源:鳳凰網
隨著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他發表了不少關于航運的言論,包括:奪回巴拿馬河的控制權,認可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的“反對美國港口自動化”等。同時,又透露了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意向,使得業內擔心這位聲稱氣候變化是“騙局”的總統上臺后會阻礙國際航運脫碳的發展進程。
前不久,特朗普公開表示希望推廣化石燃料,不贊同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表示將退出氣候談判。他即將開始的四年任期是否會對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新的全球溫室氣體政策談判構成威脅?仍然是個未知數。
消息人士稱,IMO談判方面的專家希望特朗普不會阻礙正在進行的談判,同時也警告稱,他可能會讓美國退出將于明年決定的相關措施。據了解,美國現任總統拜登領導的政府曾非常支持IMO修訂其整體溫室氣體戰略,但在隨后的談判中的表現卻“不是很積極”。
專家觀點:影響不大
美國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的航運排放活動經理、清潔航運聯盟(Clean Shipping Coalition)主席Delaine McCullough指出,在達成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過程中,美國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特朗普政府更換立場,達成協議可能會更加困難。”“IMO一直在向脫碳目標前進,因此即便美國不再是領導者,甚至可能置身事外,這條路也仍將繼續下去。”
倫敦大學學院能源研究所航運副教授Tristan Smith同樣認為,特朗普當選對脫碳的最終結果影響“不大”,因為IMO的決策過程正穩步推進中。但特朗普政府誓言要讓美國退出氣候談判,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會演變成反對立場。
“我們或許對美國可能采取的立場感到有些悲觀,但對整體進程持樂觀態度。”
他強調稱,美國代表團在聯合國航運監管機構中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它只占一票”。“雖然美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它并不是主要的船旗國,也不是重要的造船國或船東。”
可能未來美國會選擇不參與即將出臺的政策措施,但這也不太可能會改變IMO法規的結果,因為這些法規將由港口國執行。據悉,在特朗普擔任總統的第一個四年任期內,美國海岸警衛隊繼續執行《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而IMO的氣候法規屬于該公約的管轄范圍,目前仍不清楚特朗普重返白宮后是否會放棄這一職責。
圖源:DNV
在Delaine McCullough和Tristan Smith看來,如果美國對航運業轉型袖手旁觀,那么就會錯失良機。“航運業的全面轉型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果美國真的脫離了海上脫碳軌道,它很有可能會面臨風險。”
等待拍板的溫室氣體排放稅
目前,IMO正在努力建立一個全球燃料標準,該標準將逐步收緊對碳強度的限制,并建立一種以征稅或收費形式的定價機制,即對污染更嚴重的燃料收費、對更清潔的能源提供激勵。在今年3月舉辦的IMO會議上,超40個成員國支持對全球航運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征稅。支持方認為,征稅所得可用于低碳航運燃料的投資研發,援助發展緩慢的國家實現轉型;反對方認為,此舉可能會助長部分國家產生依賴心理。其中,美國就一直反對對溫室氣體排放定價,還試圖限制向低收入國家分配征稅收入。
由于IMO成員國數量較多,意見很難達到統一,該機制還在等待最終拍板。據稱,在2025年的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會議舉辦之前,IMO將率先于2月恢復工作組會議,以期通過將于2027年生效的新規則。另外,關于如何修訂現有的“碳強度指標”的政策措施的討論也在進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