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艘VLEC訂單!中國船廠再難也要爭
2025-05-21 20:22:28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貿易風5月19日報道,印度石油和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ONGC)計劃斥資5億美元,訂造3艘10萬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目前,ONGC將邀請亞洲船廠參與該項目競標。
貿易風報道截圖
只選韓國船廠?
資料圖/來源:《朝鮮日報》
報道稱,ONGC已初步選定日本郵船株式會社、日本株式會社商船三井以及馬來西亞國際船運有限公司作為該項目的船東合作方。這些船東在VLEC、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和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符合ONGC對全球運營能力的要求。業內人士稱,目前,商船三井的方案“極具競爭力”,暫處領先地位。
ONGC計劃通過引入海內外資金實現合資經營,并委托船東管理新建造的VLEC。上述3艘新船計劃將于2028年上半年交付,用于向印度西部石化工廠運輸乙烷原料。該工廠計劃自2028年5月起,每年接收80萬噸乙烷。
值得注意的是,報道稱ONGC此次訂船傾向于僅邀請韓國3大船企參與競標。目前,韓華海洋尚無VLEC建造經驗,三星重工已成功建造交付11艘VLEC,而HD韓國造船海洋則成功交付了7艘。
資料圖/來源:ship-technology.com
根據報道,ONGC只選擇韓國船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據了解,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上個月正式發布所謂“關稅行動措施”,盡管該措施將非中資船舶運營商擁有的中國建造運輸散裝液體形式化學物資的專用船舶或特殊用途船舶排除在征收所謂“港口費”的情形之外,但ONGC還是擔心出現所謂“政策風險”。
其實,自去年年底貿易戰開打以來,全球新船市場VLEC訂單已全部被韓國船企斬獲。去年12月,三星重工正式獲得商船三井3艘VLEC訂單,價值5.1億美元,這也是三星重工自2020年以來首次承接VLEC訂單。今年3月,HD韓國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又分別宣布承接2艘VLEC訂單。根據韓媒報道,上述7艘VLEC均計劃服務于泰國的有關工業項目。
根據英國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數據,目前全球VLEC及極大型乙烷運輸船(ULEC)訂單總量約66艘,其中中國船廠手持訂單約51艘,韓國船廠手持訂單約15艘,雙方全球市場份額占比基本呈現“八二開”的特征。
不過,據韓國商業網等韓國媒體此前報道,如果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關系持續,將會改變全球液化氣運輸船特別是VLEC市場的格局,韓國船企有望贏得更多VLEC訂單。甚至有韓國業界人士透露,此前韓國船企獲得泰國項目VLEC訂單正是擊敗了中國船廠的競爭。
中國仍有機會
資料圖/來源:tradewindsnews.com
乙烷是天然氣和頁巖氣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生產乙烯的主要原料之一。乙烷受天然氣價格影響較大,但價格相比石腦油等相對較低,基本受北美供需面驅動。此外,乙烷裂解制乙烯的碳排放也相對較低,能源綜合利用效率也更高。
目前,全球乙烷供應高度集中,美國通過技術等優勢主導出口市場,其57%的乙烷出口流向中國。而中東的乙烷基本全部用于本地乙烯生產,出口能力較弱。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乙烷產量達6109萬噸,占全球乙烷總產量的56%。去年美國三大乙烷出口設施出口乙烷達885萬噸,主要流向中國、加拿大和印度等。
在貿易局勢復雜多變影響下,2025年以來,中美“關稅博弈”此前已令乙烷到岸成本大幅攀升,加上美對中國航運、物流及造船業的“打壓”,已對美出口乙烷的運力、航線、成本等造成不小的影響,VLEC新船市場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業界人士認為,在當前環境下,中國船廠最重要的任務是管控手持訂單風險,在做好保險及法律應對工作的同時,全力確保在建VLEC高質量交付。不過,也應該看到,中國船廠在VLEC研制領域相比韓國船廠擁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不僅建造效率更高,而且在該船型貨物圍護系統領域形成了自主設計和創新能力。目前,中美關稅談判已達成協議,雙方的貿易戰也出現了緩和的跡象和可能。“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能源結構的持續調整,乙烷將在全球產業鏈中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不可否認的是,中美雙方在乙烷領域的合作空間依然存在。”業界人士表示。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加快乙烷供應鏈的多元化布局。據了解,中國已與卡塔爾達成了液化天然氣(LNG)附帶乙烷供應協議,2026年,該協議下的乙烷供應量將達每年50萬噸,這意味著中國將成功在中東開辟一條全新的乙烷供應渠道。
“對于中國船廠而言,這就是未來的機遇。”業界人士指出,VLEC單船價格目前在1.57億至1.68億美元之間,對中韓船廠而言這都是效益可觀的“高附加值船型項目”,中國船廠如何突破貿易“壁壘”限制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將是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