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億!三大船企競購新基地擴產能
韓國SK集團正著手推動旗下環境與能源公司SK Ecoplant的海上風電結構件子公司SK Ocean Plant出售事宜,韓國多家造船企業被視作潛在收購方。其中,HD現代集團、韓華海洋、三星重工等三大船企尤為關注SK Ocean Plant的新建大規模生產基地。韓國業界分析認為,在當前造船業景氣周期下,收購SK Ocean Plant有助于船廠在短期內擴充生產能力。
據韓國投資業界消息,SK集團正在推進SK Ocean Plant的出售。此前,SK集團曾向韓華海洋、HD現代集團等企業發出了收購SK Ocean Plant的邀約。近期,三星重工也對該收購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韓國投資業界由此預測,SK Ocean Plant的收購競爭極有可能演變為韓國三大船企共同參與的局面。
據估計,SK Ocean Plant的出售價格約為50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25億元)。韓國投資業界人士指出,相較于經營業績,SK Ocean Plant的估值更多取決于包括新碼頭在內的生產設施價值。截至4月4日,SK Ocean Plant的市值約為8000億韓元(約合40億元人民幣)。
SK Ecoplant于2021年收購了Samkang M&T,并將其更名為SK Ocean Plant。由于財務狀況不斷惡化,自去年起便有消息傳出SK Ocean Plant可能會被出售。2024年,SK Ocean Plant的綜合收入為6619億韓元,營業利潤為414億韓元,同比分別下降了28.5%和45.1%。
SK Ocean Plant主要業務涵蓋海上風電設備下部結構制作與船舶建造。不過,目前三大船企對其海上風電設備制造業務興趣有限。相關行業分析指出,隨著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政,作為全球最大發電市場的美國或將降低海上風電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占比,這無疑將制約海上風電業務的發展前景。此外,鋼鐵價格波動導致的收益不穩定,以及中國企業的快速崛起,同樣是三大船企對韓國海上風電業務持謹慎態度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三大船企對SK Ocean Plant在建的大規模生產基地頗為看好。據悉,SK Ocean Plant正在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南道固城郡(Goseong)建設占地面積達157萬平方米的海上風電設備新生產基地,目標于2026年年底竣工,具備生產導管架基礎、浮式基礎以及海上變電站的能力。為此,SK Ocean Plant已投入約1.15萬億韓元(約合57億元人民幣)推進項目建設。
SK Ocean Plant現有工廠面積為93萬平方米,加上新的生產設施,該公司將擁有250萬平方米的生產區域,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下部結構生產基地。目前,現有工廠的導管架年產能約為50套,一旦新生產基地投入運營,SK oceanplant將具備每年生產約40套4500噸浮式子結構的能力。
韓國造船業人士普遍認為,盡管這座新基地原先的設計主要是用于海上風電設備下部結構的生產,但只需對設計稍作調整,即可將其用于其他類型船舶特別是海工裝備的生產。船舶制造通常采用分段、模塊化工藝,尤其是近期需求大幅增長的海洋油氣成套設備,其分段、模塊化工藝的應用比例更高。大型船企可在SK Ocean Plant完成船舶或海工裝備分段、模塊的生產,再運送至本部廠區進行組裝。
韓國造船業相關人士表示:“SK Ocean Plant的新基地位于慶尚南道固城郡,與三星重工、韓華海洋的船廠所在地巨濟市相鄰。兩家大型船企如果能在這座新基地制作分段和模塊,在運輸成本和時間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由于新建基地需經歷復雜的審批流程,且建設周期較長,大型船企擔心這可能導致錯過當前造船業的景氣周期。因此,從充分利用當下市場行情的角度出發,通過收購SK Ocean Plant來利用其即將建成投用的生產基地,相較于投資新建造船生產設施更為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