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全球海工市場回顧及2025年展望
2025-01-24 13:01:46
來源:中國船舶經研中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4年,國際油價雖然整體震蕩下行,但對海上油氣開發的支撐依舊堅實,海工裝備運營市場保持高位,新建訂單總額達到十年新高。后市來看,在上游運營市場活躍的支撐下,全球海工新造市場仍將保持向好態勢。
01.上游市場:海工裝備運營市場高位波動
受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區沖突多點爆發等因素影響,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乏力,國際油價整體震蕩下行。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和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初步估算,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分別為94萬桶/日和90萬桶/日,遠低于2023年的200萬桶/日。歐佩克連續5個月下調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預期。雖然“歐佩克+”一再延期減產措施,但由于美國、巴西、圭亞那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持續增長,世界石油供應充足的局面并未改變,難以對油價形成較大支撐。截至12月底,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為74.6美元/桶,較年初下跌2.2%。
后市來看,全球主要機構預期202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在72美元左右。在此油價水平下,全球約75%的海上油氣開發具有經濟性,對油氣勘探開發活動具有一定支撐。根據預測,2025年全球海上油氣開發項目投資將達到1231億美元,較近十年平均水平高39%。
圖1.國際原油價格走勢
表1.主要機構對2025年布倫特油價的預測
經過近幾年的復蘇發展,上游裝備運營市場已經恢復至2014年之前水平,2024年總體處在高位波動狀態。由于沙特阿美停止擴產和暫停裝備租約,下半年運行市場出現小幅下調。沙特阿美2024年分三批暫停了包括中海油服、ADES、Shelf Drilling等鉆井公司旗下約32座鉆井平臺的鉆井服務,給鉆井平臺運營市場帶來小幅下行壓力。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球自升式平臺市場利用率為91%,同比上漲2個百分點;浮式鉆井平臺市場利用率為89%,同比持平。自升式和浮式鉆井平臺平均日租金分別為12.3萬美元/天和32.3萬美元/天,較近十年均值分別上漲26.7%和61.1%,但較2024年高點分別小幅下降10%和2%。同時,裝備二手交易價格也在明顯增長。截至12月底,350英尺5-10年鉆井平臺和第六代浮式鉆井平臺二手交易價格分別為0.95億美元和1.6億美元,較2022年初分別上漲110%和63%。
圖2.全球鉆井平臺利用率
圖3.全球鉆井平臺平均日租金
02.建造市場:訂單總額達到近十年新高
訂單總額創出十年新高,裝備價格超過上輪頂峰。在上游市場的支撐下,2024年全球共成交各類海洋工程裝備215艘/座、272.2億美元,以金額計同比增加85.1%,創出十年新高。同時,由于造船市場持續火爆,大多數船廠將產能投入到船舶建造領域,同時考慮到上輪周期風險教訓,船廠承接海工裝備訂單的意愿仍然不強。有限的建造產能對海工裝備新建價格形成持續支撐,鉆井平臺和海工船新建估價均超過2014年水平。其中,超深水鉆井船和惡劣海況半潛式鉆井平臺新建估價分別為7億美元和7.5億美元,同比分別上漲12%和15.4%。
圖4.全球海洋工程裝備成交額
圖5.海工裝備新建價格
生產平臺依舊是訂單主要構成。在油氣公司持續推進深水油氣田開發,特別是大規模超深水項目加快推進的背景下,海上浮式油氣生產裝備需求持續旺盛。2024年,共21艘生產平臺新建訂單成交,成交金額約173.7億美元,同比增長100%,占全球訂單總量的64%。訂單主要包括海庭集團2艘FPSO、三星重工1艘FLNG、惠生新能1艘FLNG,及上海外高橋造船1艘FPSO船體建造合同。預計未來一段時期生產平臺建造市場將保持向好態勢。根據EMA預測,未來五年(2025-2029年)將存在119艘浮式生產平臺訂造需求。強勁的需求主要來自西非、南美洲的巴西和圭亞那。其中,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2025-2029年)將投資規模擴大至1110億美元,比2024-2028年的滾動計劃高9%。
鉆井平臺市場打破多年沉寂。在上游運營市場的支撐下,2024年鉆井平臺市場打破持續多年的沉寂,1座鉆井平臺訂單成交。沙特鉆井承包商ARO Drilling在中東船廠IMI下單1座自升式鉆井平臺,價值3億美元,預計于2027年交付。同時,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正在與其國內造船廠洽談建造2座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價值約5-5.5億美元。后市來看,雖然全球鉆井平臺庫存裝備基本出清,老舊裝備也存在更新需求,但由于船廠產能受限、新建價格高企,船東更傾向于從二手船市場獲得裝備,預計新訂單較為有限。
海工支持船市場蓬勃發展。受油氣開發活動需求帶動,在油氣公司租約的支持下,海工支持船訂單實現爆發式增長。全年成交新建訂單88艘,約為2023年的4倍。特別是,PSV訂單達到48艘,超過2015-2023年訂單量的總和。其中包括福建馬尾造船獲得的Seacor Marine和Capital Offshore的12艘新建訂單,以及Bram OTM、Starnav Brasil等4家巴西船東分別下單訂造的20艘新船(獲得巴西國油12年租約)。后市來看,海工支持船恐較難持續爆發式增長,但整體市場預計仍將保持向好。
03.競爭格局:中國新接訂單金額保持首位
中國訂單金額保持全球首位。2024年,中國累計承接106艘海工裝備訂單,總合同金額約116億美元,占全球訂單總量的42.6%,繼續位居全球第一。特別是在生產平臺領域,目前全球50%以上的生產平臺在建訂單由中國船企建造,且合同內容正在從船體和模塊建造向EPC總包發展,海油工程和中集來福士在生產平臺EPC總包領域表現活躍。此外,中國企業也在開展海工裝備新造能力建設,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正式投產,惠生清潔能源在啟東投建的海工裝備建造基地也正式啟動。
韓國海工裝備接單意愿較弱。隨著庫存鉆井船全部出清,韓國船廠開始承接少量海工裝備訂單,但由于產能被LNG船和集裝箱船等船舶建造占用,海工裝備訂單承接量維持在較低水平,主要集中在生產平臺方面。2024年,韓國船企共承接2艘FSRU和1艘FLNG新建訂單,總合同金額約30.8億美元,是2023年承接總量的2.4倍,占全球訂單總量的11.3%。與此同時,韓國船企也在擴大海工裝備建造能力,例如韓華海洋收購了專門從事生產平臺上部模塊建造的新加坡海工船廠Dyna-mac。
新加坡接單勢頭表現強勁。海庭在完成重大整合后,成功實現扭虧,表現出強勁的接單勢頭。2024年,共承接了3艘FSRU改裝、2艘FPSO新建總包和1艘半潛生產平臺新建訂單,合計合同金額78.6億美元,全球占比為28.9%。其中來自巴西國油的P84和P85 FPSO總承包項目合同金額均為40億美元(船體外包),創出全球FPSO單船新建價格歷史最高記錄。
04.船東動向:海工船東積極并購整合
為了擴張規模增強整體實力,發揮協同作用降低成本,面對上游“巨型石油企業”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多家海工裝備船東積極并購重組,強強聯合。2024年上半年,美國海上鉆井承包商Noble Corporation完成收購美國老牌海上鉆井承包商Diamond Offshore,合并前兩家公司平臺規模全球排名分別為第7和第17,合并后鉆井平臺達到41座,躋身全球第4。11月,挪威海工船東DOF完成對馬士基海洋服務公司的收購。
同時,還有部分船東的合并談判正在進行中,如瑞士鉆井承包商Transocean正在與挪威Seadrill開展合并談判,Transocean旗下鉆井平臺共35座,全球排名第4,Seadrill旗下鉆井平臺共13座,全球排名第11,合并后公司旗下鉆井平臺將達到48座,躍居全球第3。同時,馬來西亞MISC計劃將其海工業務與其本土的Bumi Armada合并,兩家公司已簽署諒解備忘錄。
05.后市展望:全球海工裝備市場仍將穩步復蘇
總的來看,未來一段時間,盡管國際油價可能出現一定程度下行,但對海上油氣開發和裝備運營市場的支撐力依舊充足,海工裝備建造市場向好態勢不會改變。但是受制于船舶對海工裝備建造產能的擠占推高新建價格、船東對綠色動力技術路徑不明晰等問題的考慮,訂單規模難以出現大幅增長,訂單仍將以生產平臺為主。
作者:李潔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