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金陵改造全球首座移動式注熱平臺下水
9月24日,全球首座移動式注熱平臺“熱采一號(海洋石油162)”在招商工業威海金陵下水,標志著我國海上稠油熱采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規;、高效化撬動海上稠油資源開拓新路徑、激活“新引擎”,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端穩能源飯碗具有重要意義。
“熱采一號”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國內首個海上移動式試采平臺“海洋石油162”升級改造而成。這是威海金陵今年承接的首座平臺維保改造項目,于今年1月啟動,主要包括100余臺/套工藝設備拆除利舊,完成500余噸鋼結構的焊接和管線電纜及新設備安裝等工程。其中,全新的注熱系統能夠同時為6口油井注入超過300攝氏度的高壓蒸汽,大大提高了稠油開采效率和經濟性。
項目團隊攻克了高溫高壓注氣管線電纜傳輸等多項技術難題,對原平臺100余臺套設備進行拆除利舊,并完成新平臺500余噸鋼結構的焊接和管線電纜安裝工作。
在平臺新增的二層甲板上,3套巨大的蒸汽鍋爐系統引入注目。該套注熱系統可同時為6口油井快速注入溫度超過300攝氏度的高壓蒸汽,改變了以往采油平臺“各自為陣”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安裝注熱裝備、只能對少量油井實施固定注熱的局面,大大提高稠油熱采作業效率和 “低邊稠”油田開發經濟性。
作為全球首座移動式注熱平臺,“海洋石油162”平臺改造項目主要包括100余臺/套工藝設備拆除利舊,完成500余噸鋼結構的焊接和管線電纜及新設備安裝等工程,其中,全新的注熱系統能夠同時為6口油井注入超過300攝氏度的高壓蒸汽,大大提高了稠油開采效率和經濟性。
該項目自2024年1月啟動后,威海金陵項目組發揚“實干、苦干、巧干”的工業作風,認真總結以往平臺改造經驗,積極推進工序前移,成立多個專題小組,利用目視看板實時跟蹤施工進度,攻克了高溫高壓注氣管線、電纜傳輸等多項世界級難題,新增了海水處理系統、蒸汽鍋爐系統、氮氣系統等設備,提高了平臺的下水完整性,縮短工期的同時,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目前,項目組正有序推進各系統調試工作及平臺傾斜試驗準備工作,確保按期完工交付。
據了解,稠油即相對黏稠、流動性差的原油,宛如“黑琥珀”一般,開采難度很大。與常規原油“冷采”的開發模式不同,稠油通常采用“熱采”模式。“熱采一號”的核心能力是將高溫高壓蒸汽注入油層后,給稠油“蒸桑拿”,使其黏度降低,成為流動性好、易開采的“稀油”。
近年來,中國海油相繼攻克高溫注采一體化等重大難題,在稠油熱采領域邁出堅實步伐。作為世界四大稠油生產國之一,我國稠油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僅在渤海海域稠油儲量就占原油總探明儲量的近一半。喚醒這部分沉睡寶藏,變規模儲量為產量,成為中國海油加快油氣資源供給保障中心建設、渤海油田實現油氣上產4000萬噸目標的重要攻關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