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船同日命名!太平船務重組后首艘新船交付
10月15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為太平船務建造的140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系列船首制船(H2785船)及第二艘船(H2786船)舉行雙船命名儀式,被分別命名為“KOTA EAGLE(鷹城)”、“KOTA EMERALD(翠城)”。
這是太平船務船隊中最大的船舶,也是其首批完全使用LNG燃料的船舶。其中“KOTA EAGLE”輪于當日簽字交付,這是江南造船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鯤系列”首艘船,將服務于太平船務遠東至拉美的中南美西海岸2線(WS2)。
命名儀式現場,淡馬錫控股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長狄瀾;太平船務董事會執行主席張松聲,首席執行官高瑞澤,首席海事官喬畢盛,中國區董事長羅海鋒,上海海事局副局長謝開運,H2785船船長李玉軍,H2786船船長闞亮,美國副總裁保羅·卡拉姆,GTT中國區總經理安南,中國船舶集團經濟運行部船舶處處長趙士奇,中船貿易船海業務一部副總經理鄭民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鷗,副總經理林青山、胡宏宇等出席儀式。狄瀾夫人曾素珊與張松聲夫人林秀兒分別擔任教母為兩艘船命名。
出席命名儀式的還有太平船務、Mitsui、NorthStandard、Skuld、新加坡海事局、ABS船級社、Singamas、中船貿易、太平船務現場監造組成員、H2785船與H2786船的船員等其他來賓。
太平船務首席執行官高瑞澤指出:“本項目是江南造船與太平船務首次建立新造船業務的合作,系列船首制船高質量高效率的交付,為雙方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KOTA EAGLE交付后,將成為太平船務船隊中最大的集裝箱船,這一規模的擴大將顯著提升太平船務的運輸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太平船務董事會執行主席張松聲表示:“我衷心感謝美國船級社、各位合作伙伴以及新、老朋友們、新加坡和中國太平參與這個項目的同事們、太平駐廠組Herman和團隊、以及兩艘新船上的所有船員;衷心感謝江南造船全體員工為建造交付高質量的船舶付出的辛勞。江南造船圍繞著主建產品領域,積極推進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高效、綠色、節能環保為宗旨,以研發設計與生產緊密結合為理念,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大型集裝箱船,并命名為‘鯤’系列,延續、并持續改進江南造船集團特有的‘844’總共16個月的建造周期目標,在推進“高質量保交船”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效率并達到了15個月生產建造周期。我們很高興太平船務在重組以后第一批新船下單是江南造船集團的“鯤”系列。中國船舶集團是太平船務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愿我們雙方的友好合作在新時代綠色低碳進程中與時俱進,再上新臺階。”
據了解,該系列船是江南造船為太平船務建造的14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共4艘。2022年3月,江南造船與太平船務簽訂了4艘14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這是太平船務完成重組后,時隔7年的首份新船訂單
該批次船型總長335米,型寬51米,是江南造船自主研發設計“鯤系列”(KUN-14N)大型集裝箱船,是江南研究院自主研發設計的新型高效、綠色、節能環保的船型。該型船選用MARK Ⅲ燃料艙,可同時兼容氨燃料。采用全球新一代智能控制廢氣再循環(iCER 2.0)系統雙燃料主機,可以通過特定算法自動跟蹤并動態調整空氣和燃氣比例,和以往機型相比,氣體模式下的甲烷逃逸可降低50%,減少28%以上溫室氣體排放。
本次命名交付的首制船在建造過程中,創造了多個“首次”。作為大型雙燃料集裝箱船,該船通過勞務用工模式重塑及精益生產,首次實現船塢建造周期僅用3個月;首次創新采用模擬堆箱綁扎技術,成功在塢內完成交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該技術讓江南造船成為全球首個具備模擬堆箱綁扎技術工程化運用條件的船廠,樹立了行業新標桿;首次僅用3.5個月實現LNG雙燃料集裝箱船從出塢到交付,展現了江南的專業及高效;首次搭載了江南造船自主研發的首套氣體燃料供應系統(Fuel Gas Supply System,簡稱FGSS),標志著江南造船在船舶關鍵系統設計和集成方面的領先實力。
在研發過程中,該船運用高精度CFD技術與AI優化算法,突破傳統研發設計手段的限制;基于RFLP研發流程,在三維數字化研發設計平臺中進行總體、結構、貨物綁扎系統等一體化綜合優化布置;始終秉承以客戶為中心,降本增效,充分增加船舶營運的經濟效益;采用近似技術和高效全局優化算法,結合船東實際運營工況需求進行主尺度和綜合水動力性能優化,綠色動力系統配置優化,達到能效設計指數(EEDI)和營運碳強度(CII)的優化目標。經驗證,該型船的性能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據悉,太平船務經營一支約100艘集裝箱船的船隊,為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多個目的地客戶提供航運服務及解決方案,業務聚焦中國、亞洲、非洲、中東、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島。
除了最新命名的2艘14000TEU雙燃料船之外,太平船務還有11艘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正在建造,將在未來幾年逐步交付,包括江南造船2艘14000TEU姐妹船、揚子江船業4艘8000TEU船以及滬東中華5艘13000TEU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