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艘LPG船轉駁疑似伊朗LPG時起火
2024-10-14 17:23:00
來源:勞氏日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勞氏海事數據庫的事故報告顯示,孟加拉海軍和海岸警衛隊成功控制了火災,沒有報告傷亡。
周日凌晨,Captain Nikolas和Sophia兩艘船發生火災,當時兩艘船正在進行疑似伊朗LPG的船對船轉駁。兩艘船上的火災已被控制。
周日早些時候,超大型氣體運輸船Captain Nikolas (IMO: 9008108) 和小型氣體運輸船Sophia (IMO: 9175846) 在孟加拉的庫圖布迪亞(Kutubdia)附近發生火災。孟加拉官方已經控制了火情。
勞氏海事數據庫的事故報告顯示,兩艘船在進行船對船轉駁時起火,轉駁的貨物是疑似來自伊朗的液化石油氣(LPG), 火災發生的時間是UTC時間00:45。
報告稱,兩艘船均未報告任何傷亡,但周日早晨,孟加拉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仍在監控Sophia 號,以防再次起火。
根據當地媒體報道和吉大港務局的聲明,掛坦桑尼亞旗、1992年建的Captain Nikolas號上的火情在03:30左右得到控制,而掛巴拿馬旗、1997年建的Sophia號上的火情一直燃燒到12:30。
目前的事故報告尚未闡明起火原因,但社交平臺X(原Twitter)上的一段視頻似乎顯示,兩艘船正在進行船對船轉駁,然后Sophia號的船尾突然冒出濃煙,接著是更多的煙霧,最終出現了火焰。
報告顯示,吉大港務局已成立一個調查委員會來調查此次火災事故。
勞氏海事數據庫的記錄顯示,9月6日,Sophia號在吉大港進行檢查時被指出存在16項缺陷,包括其“應急消防泵和管道”。Captain Nikolas 號上次被報告存在缺陷是在2024年3月在中國廣東省的虎門港進行檢查時,當時被指出有三項缺陷,包括“防火結構完整性”和“防火貨物甲板區域”。
《勞氏日報》已就此事向孟加拉海軍和海岸警衛隊尋求置評。
根據《勞氏日報》看到的一封信,此次火災發生一周前,孟加拉液化石油氣運營商協會(LPG Operators Association of Bangladesh)致信吉大港務局,要求“立即采取行動,扣留和調查涉嫌運載受制裁液化石油氣的船只”。其中提到的船只分別是Captain Nikolas 號和另一艘VLGC Gaz GMS 號(IMO: 9131539)。
這是該協會第三次就伊朗液化石油氣以偽造文件進入孟加拉的擔憂向地方當局發出警告,這一要求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
去年11月,《勞氏日報》的一項調查發現,至少有15艘LPG運輸船通過一個復雜的巴拿馬空殼公司網絡聯系在一起,Captain Nikolas 號就是這15艘船之一。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一項分析發現,這些LPG運輸船也與大量海員被遺棄的案件有關。
CaptainNikolas 號掛坦桑尼亞旗,這已經是過去的九個月里,這艘船更換的第三個船旗。此前,該船今年還曾掛過巴拿馬和庫克群島的船旗。
在前往孟加拉國的航行之前,Captain Nikolas 號在9月9日至9月18日期間發送的AIS信號與操縱模式一致。
《勞氏日報》已就此事聯系了Captain Nikolas’ 號的船舶管理公司尋求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