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創!三星重工推出浮式藍氨海上工廠設計
三星重工9月19日表示,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的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展覽會Gastech 2024上,該公司開發的全球首個浮式藍氨(Floating Blue Ammonia)海上工廠概念設計獲得了美國船級社(ABS)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藍氨是指利用碳捕集儲存(CCS)技術,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減少90%以上的氨。藍氨的生產過程中,通過CCS技術捕獲并儲存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從而顯著減少了對環境的溫室氣體排放。這種技術結合了碳捕集和碳封存,使得氨的生產更加環保,符合當前對于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追求。通過這種方式生產的氨被稱為低碳氨,也稱為藍氨。
浮式藍氨海上工廠以模塊化結構安裝在海上浮體上,被評價為具有劃時代地減少碳排放、克服用地及基礎設施不足等制約條件、縮短建造時間、確保經濟性等優勢的新一代環保設施。
此前,三星重工與氨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美國工程公司KBR簽訂協議,將浮式藍氨海上工廠的概念研究合同授予KBR。該研究將結合 KBR 針對海上環境優化的先進藍氨生產技術,以及三星重工在設計大型浮式生產設備方面的豐富經驗。通過將三星重工在大型浮式結構方面的專業知識與 KBR 的氨工藝創新相結合,該研究旨在開創浮式藍氨海上工廠,這將是同類設施中的首創。該項目有望在實現全球脫碳目標和為海上可持續能源生產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次合作標志著三星重工在海洋能源領域的多元化戰略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隨著對低碳能源需求的增加,藍氨因其在減少工業應用(包括航運和發電)中碳排放的潛力而受到關注。KBR 經過驗證的藍氨技術涉及從天然氣生產氨,同時捕獲和儲存相關的二氧化碳,使其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組成部分。
據悉,三星重工在Gastech 2024上重點展示了浮式藍氨海上工廠和浮式二氧化碳儲存設備、氨動力集裝箱船等多種環保技術和產品。三星重工副會長崔成安也親自來到現場進行營銷。同時,三星重工還在9月17日邀請主要船東、船級社、石油巨頭,舉行了主題為“實現環保未來,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的技術研討會。
三星重工副社長、技術開發本部長張;硎荆“造船與海工裝備產業的未來,取決于環保能源的有效生產和經濟運輸的能源價值鏈。三星重工將引領先進的技術力和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