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郵輪市場規模有望達1400萬人次
2024-11-28 20:32:43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前,在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郵輪船舶修造論壇暨展覽會上,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專家黃雪忠表示,雖然過去近20年我國郵輪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但是直到2024年,我國自主建造、自主運營的“愛達·魔都號”獲得商業運營成功,我國郵輪產業才真正具備自主管控能力和產業循環體系,這其實意味著中國郵輪產業才剛剛起步,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從長期看,中國將與美國共同構成第一集團,中國郵輪市場規模有望達1400萬人次。
商業前景可期
從商業前景來看,我國郵輪市場未來可期。黃雪忠表示,在市場發展方面,休閑游市場快速放大,我國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國,旅游已經成為人民生活必需品;同時,旅游消費也從觀光向度假、體驗全面升級。從客群方面來看,我國郵輪旅游核心消費群體急劇擴張,郵輪旅游作為一種舒適、慢節奏的旅游形式,面對的客群也十分廣泛。
但短期內中國郵輪市場無法迅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尚未進入“黃金發展期”,消費者復購率低,存量市場開拓困難。即便郵輪市場從2023年9月走出疫情陰霾,到今年上半年市場出現明顯反彈,走出V字形曲線,但不可持續。
呼喚高質量發展
針對推動我國郵輪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黃雪忠建議,我國郵輪產業應該從增加郵輪人口基礎、創新有效供給、推進體制機制與國際接軌這三個方面入手。
護照人群短期難以快速增加制約郵輪人口基數擴大,可以探索持身份證登輪政策,允許郵輪公司開辟周末持身份證的無目的地游和沿海航線游,有效擴充郵輪市場規模,釋放消費市場潛力。
我國郵輪產業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和服務創意,研發設計創新船型,以“郵輪+”模式提供好產品,通過港口升級提升服務體驗,開辟特殊航線打破同質化、內卷式競爭格局。
我國郵輪產業可以借鑒國際郵輪公司成熟的管理經驗,推動政策標準與國際接軌,重塑中國郵輪產業體系,打造世界標準、中國特色的郵輪生態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