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成訂單“超高價”!韓華海洋業績有望大幅躍升
韓國證券市場預測顯示,韓華海洋手持的“超高價”新船訂單占比將在今年年底突破80%。隨著低價船舶訂單在今年第三、四季度全部出清,韓華海洋的業績有望實現大幅躍升。
這一積極態勢促使韓國信用評價信息株式會社(NICE)上調韓華海洋長期信用等級展望至“積極”,其信用等級升至A級的可能性顯著提升,同時也為韓華集團子公司韓華宇航(Hanwha Aerospace)收購韓華海洋股份的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并進一步鞏固了有償增資的合理性。
5月13日,韓國Daol投資證券公司發布分析報告指出,韓華海洋“超高價”訂單占比將于今年第四季度達到82%(以訂單金額計算),意味著每5艘新船訂單中就有4艘屬于超高價范疇。而長期制約韓華海洋業績改善的低價虧損訂單(毛利1%-4%)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四季度清零。
NICE分析稱,當前韓華海洋手持新船訂單中的低利潤商船數量已大幅減少,隨著高價商船營收占比持續提升,疊加工程執行穩定性增強,該公司中短期營業業績改善趨勢將持續顯現。自2023年以來,韓華海洋堅持聚焦承接“超高價”船舶訂單,訂單結構持續優化。正是基于今年年底該公司手持高價訂單占比提升、低價訂單出清的預期,韓國證券市場對其利潤增長充滿信心。
韓國教保證券(Korea Securities)研究員安宥東表示:“以商船營收為基準,韓華海洋2020-2021年承接的低利潤船舶訂單的占預計將比在今年年底銳減至近乎為零。相比2024年,今年韓華海洋的營收與收益性將顯著改善。從船型來看,高附加值的LNG船營收占比已從2024年的50%提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60%,全年有望進一步擴大至65%。”
韓國DS投資證券研究員梁亨模預測:“僅在今年第四季度,韓華海洋的商船業務利潤就將突破3000億韓元(約合2.15億美元、15.5億元人民幣)。”
DB證券研究員徐載浩指出:“韓華海洋已徹底擺脫2022年的工會大罷工等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業績改善節奏與競爭對手趨同,造船利潤率回歸常態?紤]到行業學習曲線效應,其生產效率提升將更加顯著。”
2021~2023年,韓華海洋連續出現了17547億韓元(當時約合14.24億美元)、1.6135萬億韓元(約合12.44億美元)、1918億韓元(約合1.48億美元)的營業虧損,成為韓國三大船企中虧損最嚴重的企業。
2024年,韓華海洋終于扭虧為盈,實現營業利潤2379億韓元(約合1.75億美元、12.5億元人民幣)。其中,第四季度的盈利占了全年盈利金額的70%以上。
今年第一季度,韓華海洋實現營業利潤達2586億韓元(約合1.79億美元、13億元人民幣),同比飆升488.8%。其中,LNG船營業利潤達2333億韓元(約合1.62億美元、11.8億元人民幣),占比接近90%。這一業績遠超韓國投資業界此前對該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700億韓元、營業利潤1600億韓元的預測,表明韓華海洋以收益為核心的經營策略取得了顯著成果,特別是強化以LNG船為重心的生產布局,成為推動收益改善、帶動整體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
目前,韓華海洋信用等級為BBB+,此次評級展望上調為“積極”后,未來6個月內信用等級上調的可能性大增。若成功升至A-級,企業融資成本將顯著降低,進而形成優化財務結構的良性循環。
NICE研究員樸賢俊分析:“2024年以來,韓華海洋憑借LNG船、集裝箱船等訂單實現業績爆發,訂單量同比增長約2.5倍。截至2024年年底,其手持訂單達30.4萬億韓元(約合219億美元、1571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年營收的2.8倍,為中短期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韓華海洋的利潤增長與信用評級提升,也將為韓華宇航的有償增資計劃提供助力——企業估值提升將直接推高韓華宇航所持韓華海洋股份的未來價值。韓華宇航在向韓國金融監督院(FSS) 提交的第二次有償增資更正申報書中明確表示:“收購韓華海洋等三家公司7.3%股份(總價約1.3萬億韓元、67億元人民幣),旨在增強韓華海洋財務穩定性與信用評級,縮小與海外競爭對手的差距。”此外,韓華宇航還透露,參與第三方分配有償增資的韓華能源(Hanhua Energy)等三家公司已于4月28日完成1.3萬億韓元的股份交易款項繳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