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市值漲多跌少,集運延續強勢
2025-01-13 20:02:13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周期輪轉,在2024年的航運市值榜上,散運好于油運——與2023年正好相反;但集運2023年的上漲行情得以成功延續。值得一提的是,中遠?丶瘸蔀橹袊酆酱笫兄蹬判邪竦墓谲,也占據全球集運上市企業市值排名的第一位
《2024年市值前十位的中國航運上市公司》顯示,航運上市公司市值漲多跌少——8家上漲,只有2家下跌。
周期輪轉,在2024年的航運市值榜上,散運好于油運——與2023年正好相反;但集運2023年的上漲行情得以成功延續。在《2024年市值前十位的中國航運上市公司》中,7家集運企業排名上升,陽明海運和海豐國際均上升2位,中遠?剡B續多年穩居首位;散運企業代表招商輪船排名不變;油運企業代表中遠海能排名下降4位。中遠海特連升5位入列前十,或可見投資者對特種運輸市場的看好(見圖1)。
值得一提的是,ALPHALINER2024年12月報告數據顯示,中遠?卦谌蚣\上市公司中亦排名市值第一。拋開集運市場本身的上漲不談,或也與其高股息率給投資者帶來的信心相關。
集運:【中遠?仉p料冠軍】
2024年,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全年均值為1550.59點,同比增長65.43%;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綜合指數全年均值為2506.27點,同比增長149.18%。
在集運上市企業中,ALPHALINER2024年12月報告數據顯示,中遠?氐琼斎蚴兄档谝,赫伯羅特第二,馬士基B第三(見表1);而從集運運力規模來看,馬士基目前是全球第二,中遠海運第四,赫伯羅特第五(ALPHALINER2025年1月7日數據)。資本市場表現與實際業務地位之間存在差距。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中遠?貜2023年市值排名全球集運上市企業第三躍至第一,馬士基B從第一跌至第三,赫伯羅特保持第二。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可能與其各自不同的資本操作有關。
中遠?2024年每股派息金額為0.52元人民幣,較2023年的0.23元有顯著提升,股息率超過10%。2024年中遠?氐姆旨t率接近100%,即將當年凈利潤的絕大部分用于分紅,這一高分紅率在上市公司中較為罕見,顯示出公司對股東利益的高度重視。高股息回報能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現金收益,增強投資者對中遠?毓善钡某钟幸庠,支撐了其市值增長。中遠?2024年的市值同比增長高達61.69%,增長率位居《2024年市值前十位的中國航運上市公司》之首,也使其在《2024年中國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中繼續穩居榜首。
當然,實際業務也影響著上市公司的資本市場表現。長榮海運、陽明海運、日本郵船等亞洲航運公司2024年的股市表現突出,與其對亞洲市場的精準把握和高效運營模式分不開。其中陽明海運在《2024年市值前十位的中國航運上市公司》的排名從2023年的第6位上升2位至第4,表現較為突出;蚴軜I績增長鼓勵,2024年年底,近年來在建新船較少的陽明海運宣布下單造船,涉及新建多達13艘8000~15000TEU型船——目前,中國臺灣三大班輪公司長榮海運在建新船51艘(約59萬TEU),萬海航運30艘(約30.8萬TEU),陽明海運僅5艘(7.75萬TEU)。
2024年的集運市場堪稱波瀾壯闊,運價波動劇烈,利好擁有較少長協合同的亞洲船公司。而長協合同占比較高的船公司運價波動時的靈活性較低,難以及時調整運價,在即期市場運價上漲時無法充分受益,影響其盈利能力和市值表現。
赫伯羅特作為一家歐洲船公司,雖然不像亞洲船公司那樣獲得運價波動的利好,但因其成本管理有效而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和青睞:盡管其運營成本由于船舶繞航好望角而大幅上升,但赫伯羅特通過積極的成本管理抵消了這部分壓力——與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赫伯羅特的單位成本下降了5%。
值得一提的是海豐國際2024年市值同比增長57.18%,漲幅在《2024年市值前十位的中國航運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二,僅次于中遠?,這使其排名與陽明海運一樣上升2位。
海豐國際在2024年連續4年榮膺《機構投資者》“亞太區最佳管理團隊”排名,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其企業治理水平及投資者關系的認可。
散運:【大船驅動市場上漲】
2024年,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遠東干散貨指數(FDI)綜合指數、運價指數、租金指數均值分別為1314.77點、1180.66點和1515.94點,同比分別增長21.79%、12.44%和34.91%。但是散運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現呈現漲少跌多的格局,大船表現優于小船(見圖2)。
2024年前三季度的市場表現好于預期,大船市場表現亮眼,海岬型船成為推動市場上漲的核心因素。但第三季度受海岬型船影響市場有所走軟,2024年淡旺季不明顯。
散運上市企業慧洋海運2024年的市值表現較為突出,在《2024年中國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中由第45位上升至第40位;但小靈便型及超靈便型干散貨船的主要玩家——太平洋航運2024年的市值表現不盡如人意,市值排名下降10位。而招商輪船等多元化企業由于被油運拖累,市值表現較為平庸。
慧洋海運2024年市值同比增長24.96%(鳳凰航運市值同比增幅最高,是因為市場存在對其重組的預期),表現亮眼。2024年1月,慧洋海運合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25%;營業利潤同比增長 107.43%,營業利潤率為32%;單月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373.45%。2024年前8月該公司實現累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11%;累計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71.08%;累計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54.45%。良好的財務表現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推動市值上漲。
慧洋海運旗下擁有133艘船舶,船型豐富,包括海岬型、巴拿馬型、超靈便型、靈便型、小靈便型等多種散貨船。其中近60%為節能船,平均船齡約8年,在應對歐盟碳稅和碳強度指標方面具有優勢,同時也能降低運營成本。
招商輪船、裕民航運等則因為多元化經營而拖累了整體業績的增長。招商輪船在《2024年中國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中下降4位,從原來的第10位降至第14位。
作為小靈便型及超靈便型干散貨船的主要玩家,太平洋航運2024年的市值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盡管2024年全球小宗散貨裝載量有所增加,但礦石及精礦以及粒料等裝載量下降,且市場貨運租金受到季節性波動、蘇伊士運河及巴拿馬運河受干擾等因素影響,太平洋航運的運營效率和收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在《2024年中國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中排名下降,由第36位降至第46位。
以寧波遠洋為代表的企業市值下降,或緣于其滾動市盈率在2024年已達21.72倍,遠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14.90倍。這使得投資者對其估值水平產生疑問,導致市場信心下降。
油運:【外弱內強油弱氣強】
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進口原油綜合指數全年均值為1111.74點,同比下降11.03%,且呈現波動下跌的態勢。
相關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表示,2024年油運供需雙弱,旺季不旺。主要原因是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歐佩克+”持續減產,新能源動力的替代比重上升,中國成品油需求回弱,煉廠開工率和裂解利潤低位徘徊。傳統第四季度是油運的旺季,但2024年第四季度卻出現了年內的運價低點。
中國主要油氣運輸企業的市值表現與2023年呈相反態勢——原先市值增幅較大的從事外貿油運的企業市值下跌,而原先市值下跌的從事沿海和內貿油運的上市企業市值增長;但在氣體運輸方面,外貿運輸也表現不錯(見圖3)。
油運企業中,主要從事江海聯運的招商南油的市值逆勢增長10.61%,控股股東在2024年多次增持公司股份,顯示出對其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2024年,主要從事內貿油氣業務的盛航股份的市值排名上升了5位,從第65名追至第60名。
對于2024年的市值表現,盛航股份表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外貿業務增長:
2024 年上半年,盛航股份境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65.8%,外貿液貨危險品運量同比大幅增長207.90%(內貿液貨危險品運量同比增長 4.66%)。盛航股份抓住外貿市場高景氣的機會積極開拓外貿運輸業務,截至2024年上半年控制的內外貿船舶數量達52艘,總運力39.9萬DWT。
二是收購增強競爭力:
2024年6月受讓取得海昌華44.87%的股份,海昌華成為盛航股份控股子公司。海昌華的船舶資源進一步提升了盛航股份的市場占有率及競爭力,奠定了盛航股份在內貿液貨危險品水路運輸市場的領先地位。
三是政策利好:
國家對化學品運輸安全和環保日益重視,使得像盛航股份這樣的企業在合規和競爭中可能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及市場機會,有助于盛航股份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對此,資本市場對盛航股份預期樂觀。
機構評級積極:在過去90天內,有三家機構對盛航股份進行評估,其中2家給予買入評級,1家給予增持評級。這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市場資金的流向,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推動了市值的增長。
萬達控股意向收購:盛航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桃元與萬達控股集團簽署《控制權轉讓意向協議》,萬達控股集團有意收購李桃元持有的公司控制權。萬達控股集團業務涵蓋港口碼頭、石油化工、國際貿易等產業,與盛航股份的業務存在一定相關性,其入股被市場認為有利于盛航股份未來業務擴張及可持續發展,從而提升了市場對盛航股份的預期和估值。
中國的資本市場開始關注投資者收益,據悉,2024年A股的分紅量已經超過融資量——2024年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約2.4萬億元,遠超融資量的673.53億元。希望優質企業與堅持長期主義的資本市場之間能成功實現“雙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