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州造船業,潮起又潮落
2016-12-12 16:22:32
來源:臺州日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輝煌
臺州造船業一飛驚天,一鳴驚人。到了2007年,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臺州造船業,已經讓世人刮目相看。
溫嶺海事處執法大隊王中蘇與溫嶺船企打交道10年,親眼見證了溫嶺船企的輝煌。在2007年和2008年這兩年,溫嶺造船規模達到巔峰。新船下水前,防污染、安全監管等工作是海事部門的職責,所以,每艘新船下水,海事部門執法人員必在現場。“2007年和2008年,我們經常周末加班,忙不過來。”
數據顯示,2007年溫嶺船企報備修造船舶的載重噸為105.56萬噸,2008年為133.44萬噸。
外國不同國家對船舶的修造標準不一樣,外國船主都帶著本國船檢人員到場監管、驗收。那幾年,每天從上海乘坐第一班航班飛抵臺州的外商,大都是為造船而來。
在2008年之前,新船供不應求。造船純利潤最少在30%以上,最高在100%以上。船賣瘋了,錢賺瘋了。“如果當年你在現場,你會覺得錢太好賺了,看著都眼紅。”王中蘇說。
承接國外船舶利潤比國內高,純利潤可達100%。比如,一艘造價1.5億元的船舶,一年后造好,刨去成本,純利潤也是1.5億元。
逐利是資本的本性。臺州造船業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就是民營資本抱團合作的結果。而當這種合作顯現出巨大效益后,又會吸納更多的民營資本。
所以,臺州造船業的輝煌是爆發式的。
在輝煌的2007年和2008年,投資造船業,就是做一件簡單的錢生錢的事情———今年投進1萬元,明年拿到2萬元。許多市民見有利可圖,如股民炒股的心態,紛紛把錢投到造船業,有些人甚至借巨款投資造船業。船企老板很是吃香,他愿意接受你的投資,是給你極大的面子。甚至許多銀行都盯上船企,千方百計把錢貸給船企。
浙江方圓造船有限公司成立20多年,董事長金文林表示,2005年之后的好幾年,他每年籌集游資都超過2000萬元,給投資人的回報率為30%左右。
造船需要場地。有些人有造船場地,卻沒有資本,沒有技術,不懂業務。沒關系,大家合作,大家賺錢。你有船臺,我有資本和技術,他有訂單,把三方資源整合,就可以造船了。又或者,你不想搞得那么復雜,干脆出租船臺,收取出租費就可以了。一個船臺出租費多少錢?最高的時候,月租費120多萬元。如果不貪心,一些船企收月租費,一年就可有上千萬元的收入。
事實也是如此,臺州70%的船企實際沒有自主接單能力,在造船業紅火時,它們單靠出租船臺等方式就能賺得缽滿盆滿。
在2007年之前,一臺6000馬力的陜西產柴油機,市場價500多萬元。因為全國造船業興起,這種柴油機供不應求,變成了稀缺貨,價格連翻好幾倍。在2008年,這種柴油機出廠價暴漲到1580萬元,市場價高達2600萬元,沒門路還買不到。有人說,如果你有關系,搞到一臺這樣的柴油機,轉手賣掉,賺的錢就夠你吃好多年了。
有些船主倒賣舊船,也能獲利。比如,一艘造價2000萬元的船只,船主開了兩年后賣掉,市場價能達三四千萬元。
在火熱的造船業帶領下,相關配套企業也發展起來。到2008年,全市專門為造船業服務的配套企業達到70多家,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船用產品種類達到40余種。我市船舶生產所使用的液壓舵機、液壓錨機、空氣壓縮機、電控設備、自動操舵儀、救生艇、吊艇架等均能本地生產,大大減少了造船業的采購環節。同時,我市與船舶制造相關的閥門與泵類、模具與塑料、普通機械制造、船舶五金等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生產能力,為發展船舶工業提供有力的配套支撐,從而形成了高效率、高效益的產業鏈。
許多知名船企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造船業的。比如臺州楓葉船業公司,2006年2月,該公司開建第一個船臺,當年6月建成后投產。之后陸續建設多個船臺,在2008年的時候,公司訂單已經排到了2010年。
截至2008年,全市有120座1萬噸級以上的船臺,造船能力超過200萬載重噸,占全國十分之一。2006年外國訂單占四分之一,2007年增加到二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