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師:航運聯盟重組將使亞歐線增加額外航線
2024-09-18 20:13:10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著名行業分析師Lars Jensen表示,由于航運聯盟重組,亞歐航線最終可能會增加2到3條額外航線,具體情況取決于紅海危機。
隨著三大“新聯盟”相繼公告未來的網絡布局,2025年的市場格局現在已經明朗。
馬士基和赫伯羅特之間的“雙子星”(Gemini)公布了2種2025年的網絡方案,其中一種方案是對2024年初公布的網絡進行了微調,依賴于蘇伊士運河的自由通行。另一種方案則是繼續繞行非洲。這一調整使得其在亞歐之間的服務減少了一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中海航運(MSC)將是唯一一家提供亞洲至哥德堡和奧胡斯直掛服務的班輪公司。而馬士基從2025年起將不再提供此類服務。這很可能與奧胡斯港和馬士基碼頭公司(APMT)之間因MSC可能與該港談判運營一個新碼頭而發生的持續爭議有關。
根據馬士基的說法,這是為了確保有足夠的緩沖,以便在必須繞行非洲時仍能達到90%的準班率。
THE聯盟在赫伯羅特退出后更名為“Premier Alliance”,現在由三家亞洲班輪公司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中國臺灣陽明海運和韓國韓新海運(HMM)組成。根據紅海危機是否得到解決,“Premier Alliance”也提供了兩套方案。
MSC也推出2套全新的獨立東西向運輸網絡,首席執行官Soren Toft表示,公布2套全新獨立網絡表明MSC“擁有獨立運營的規模和實力”,并已經為明年2M聯盟解散做好了準備。
與此同時,MSC將與“Premier Alliance”在一些關鍵航線上進行“艙位互換”(slot exchange),但并非所有船舶都支持共享協議(VSA)。“Premier Alliance”將獨立運營1條航線,MSC則有4條。
此外,“Premier Alliance”將提供2條從日本到歐洲直掛航線,而MSC則沒有。
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尚未公布其2025年的網絡。但在被“通知”2M聯盟將終止后,海洋聯盟迅速應對,確認保持穩定并“至少將合作延長到未來十年”,向市場傳遞“一個明確而積極”的信號,成為提升全球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的壓艙石。因此,預計海洋聯盟的客戶和網絡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從2025年開始,托運人似乎有了更多的選擇。至少從數字上講,根據紅海局勢是否得到解決,將有2到3條從亞洲到歐洲的額外航線。與此同時,從亞洲到北美航線也將有2到3條額外航線。
截至目前,班輪公司尚未公布具體部署船舶的詳細信息,但可以合理假設,服務數量的增加也將等于部署艙位的增加。
然而,這確實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果紅海危機在2025年持續,班輪公司預計將從哪里獲得額外增加的班次的船舶。
從這個角度來看,至少“Gemini”聯盟謹慎的表示,如果繞行非洲將減少每周班次,因為這需要更多的船舶。
托運人似乎也獲得了更多選擇。Ocean Alliance、Premier Alliance和MSC專注于一系列直掛服務,而“Gemini”聯盟則正在推進其新的樞紐-輻射網絡(hub & spoke)使用轉運模式,直掛服務很少。
事實上,這也意味著,除了Ocean Alliance的客戶外,其他三大“新聯盟”的客戶和托運人不僅需要適應聯盟的重組分手,還要仔細權衡,重新評估究竟哪個最適合自己......究竟跟誰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