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價月底反彈?SCFI指數連續五周下跌
集運運價持續下跌,但業界預期月底有望迎來轉機。
根據上海航交所9月2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SCFI指數上周下跌144.71點至2,366.24點,周跌幅5.76%,連續五周下跌,歐美四大主要航線的運價均持續下跌,其中歐洲線和地中海線跌幅較大。
上周,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下跌153美元至5,341美元,周跌幅2.78%;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下跌352美元至6,486美元,周跌幅5.15%;遠東到歐洲線每TEU運價下跌249美元至2,592美元,周跌幅8.76%;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下跌410美元至2,955美元,周跌幅12.18%。
而在近洋線,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上漲3美元,為301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上漲3美元,為309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下跌35美元至412美元;遠東到韓國每TEU運價較之前一周下跌6美元至141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美東與墨西哥灣碼頭勞資談判陷僵局,美國國際碼頭工人協會10月1日罷工機率大增,達飛、赫伯羅特等歐洲集運公司紛紛開出漲價第1槍,預計10月中旬起對美東貨物加征“港口擁堵附加費”。
其中,達飛預計10月11日起對運往美東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的貨物加收“當地港口費”,每TEU加收1500美元;赫伯羅特則是擬自10月18日起征收“工作中斷附加費”,每TEU為1000美元,以此推斷,每FEU附加費各翻倍至3000美元、2000美元。
一旦美東碼頭罷工情勢擴大,集運公司勢必加大減班縮艙力度,各種附加費用疊加下,不僅美東線運價漲幅驚人,每FEU可能飆上1萬美元,且隨著大量貨物涌向美西線,勢必出現滿艙狀況,也不排除引發供應鏈瓶頸,屆時連美西線的運價也可能逆轉向上。
不過,由于中國十一長假在即,復工后約要1周時間才會開始出貨,因此本周運價還不會明顯回升,預計要等罷工時間拉長至1周以上,影響就會逐漸擴大,也會對運價帶來明顯的拉升效果。
此外,據Alphaliner數據統計,扣除塢修船舶數量,截至今年8月26日止集裝箱船閑置率仍處于低點,全球船舶閑置率僅為0.7%,且部分重要港口偶有塞港,加上航線繞道影響,整體運力供給仍緊張。
展望未來,雖然運價持續下跌,但由于紅海危機持續發酵,北美與亞洲港口依然面臨船期延誤問題,以及2025年春節較往年提早等因素,預計今年四季度的貨運量將保持穩定,運價穩定修正,對于四季度及明年運價仍保持樂觀正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