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首艘自主研發“無人船”實證船舶開啟核心技術測試
近日,韓國首艘搭載了自主研發的自主航行船舶系統的實證船舶“POS SINGAPORE”號從釜山子城臺集裝箱專用碼頭啟航,將在國際航線上正式進入為期1年的自主航行技術實證階段,驗證“自主(智能)航海” 、“發動機自動化”系統和包括“網絡安全”及“運用技術”等在內的自主航行船舶商用化的核心技術。
“POS SINGAPORE”號1800TEU集裝箱船是韓國泛洋海運(Pan Ocean)2022年4月在HD現代尾浦訂造的2艘同型船中的首制船,總長172米、型寬27.4米、型深14.3米。該船在2020年韓國海洋水產部和產業通商資源部共同推進的自主航行船舶技術開發事業中,被指定為“自主航行實證船舶”。
按照韓國海洋水產部的計劃,將通過自主航行船舶技術開發事業,將正在開發的核心技術搭載在相關船舶上進行實證。作為國家研發事業,韓國海洋水產部投入了1603億韓元(約合1.2億美元)的經費,開發了韓國型自主航行船舶系統。
“POS SINGAPORE”號于今年3月命名交付后,在韓國-東南亞航線的航行中,經過在船上安裝自主航行系統的作業,最終完成了韓國型自主航行系統的設置。
開啟此次航程后,泛洋海運將以2022年啟用的泛洋海運-PanOcean-POS SM船舶管理公司船隊運營網絡中心(Fleet Operation e-Center)實時收集的大數據為基礎,與該項目聯合體的“自主航行船舶實證中心”進行合作。船隊運營網絡中心可以實時掌握船舶的位置、燃料消耗量、貨物裝載現狀等,還可以對船舶的危險因素進行事前管理、遠程檢查等,為提高船舶效率及運行穩定性提供支援。
韓國海洋水產部計劃以此次實證結果為基礎,以產、學、研、官為一體,主導引領國際海事組織(IMO)正在討論的自主航行船舶國際標準(MASS code)。
此前,韓國以民間造船企業為中心進行了自主航行船舶的技術開發和實證,但民官合作在國際航線上長期實證自主航行、數字化監控、通信及安保技術等綜合的自主航行系統,在韓國尚屬首次。
泛洋海運海事技術室長申在浩表示:“通過此次實船驗證,為提高民間與官方聯合開發的韓國技術被采納為國際標準的可能性,公司將不惜一切努力使相關項目成功進行。”
根據計劃,“POS SINGAPORE”號交付后,將作為實證船舶搭載韓國型自主航行系統,從2024年上半年開始到2025年底進行約2年的海上實證試驗。其中將對HD韓國造船海洋旗下自主航行船舶解決方案子公司Avikus開發的自主航行系統“HiNas” 等多種自主航行核心技術進行為期一年的國際航線海上測試,實現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航行第三等級的目標。
根據IMO的定義,海上自主水面船舶航行的技術大致分為4個等級。第一等級為船員登船且自主航行系統為船長等船員提供決策支持;第二等級為船員登船且由系統實施遠程監控;第三等級為由系統實施遠程監控但船員不登船;第四等級為系統對所有情況進行認知、判斷和控制的“完全無人自主航行”。
